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

掃墓的日子及合爐






掃墓的日子及合爐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田野行腳。李永球

幾位朋友來電問我,清明節掃墓之俗傳統規定是10日前及10日後,今年清明節落在4月4日,10日前之首日即在3月25日星期一。倘若他們欲於3月24日星期天掃墓可以嗎?

其中一位吳金水先生說,去年清明節其兄弟從吉隆坡回來太平掃墓,日期就在清明節之前的星期天,結果回隆時遇到大塞車,平時3小時多的路程,竟然需要6小時多才抵達。因此,今年其兄弟決定提早在更前一個星期天,即3月24日掃墓,但此日尚未進入10日前,所以才問我是否可以?另一位呂太太的子女剛好24號星期日有空回來,她問友人是否可以提前掃墓?有說不是10日前尚未"進入清明"不能掃墓,但有人說可以,她感到迷惑,因此來電問我。


真正進入"清明"是在4號,4號前都還不是清明節。但是民俗為了方便人們而規定前後10日都可以掃墓,無需固步自封,提前掃墓絶對沒問題。規定10日前後也是人們在面對清明節忙碌,或有多個墳墓來不及逐一祭祀而設定出來的規矩,可見民俗會隨時代環境而演變。民俗不外人情,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祭祖的日子,假如死板規定一定要在10日前後期間,那就食古不化了。目前所見以清明節之前掃墓者多,之後掃墓者少。倘若我們順應時代而訂出新的規定,如清明節前20天及後10日均是掃墓的日子,也是可以的。


如今更有一些人家在新年回家鄉過年時,順道掃墓祭拜,尤其骨灰安奉於靈骨龕,子孫又遠居外國,清明節無法再度回來,只好在新年期間順便過清明節了。



至於新墓,根據籍貫不同而有不同的祭日,有的必須提早掃墓,有的必須清明節當天才可以。

另一位朋友古添發先生問,<通書>日子每天都有生肖冲犯,比如子(鼠)日冲午(馬)年生人,如果欲選定與其家族全無生肖相冲的掃墓日子,但又選不到,是日冲犯者如果掃墓會怎樣嗎?個人建議不要迷信日子的生肖冲犯,清明掃墓祭祖是孝行,日日均是好日,孝道感動天,逢凶(冲犯)均會化吉的!


怡保讀者甲先生來電問合爐之事。其夫人將於近日合爐,請僧道主持需要數百元,他生活非富裕,想要省錢,自己處理可以嗎?這個當然沒問題的。兩三千年前的合爐都沒有僧道主持,即使在我國,早期也是由孝眷自己處理的,尤其住在郊區者。他祖籍客家,我只好告訴他客家合爐之俗。首先將祭桌擺在祖先神位前,供上飯菜等祭品,將逝者香爐取到祭桌上擺在前端,以一塊紅布將祖先神位及祭桌連接着,祭祀後就稟告祖先今日合爐,卜杯請准,卜到聖杯就可以合爐,將逝者香爐從紅布移到祖先爐處,然後將逝者香爐的香灰取一點及3枝香放進祖先爐里,焚化紙錢便告完成。


殯儀業者告知甲君,說他輩份大過太太,不能祭拜之,祭祀的事得由其兒子來做。由於兒子有工作,有時候做到很夜,又很難拿到假期,祭祀其夫人的工作如拜飯等等,都得等孩子回來才進行。傳統禮儀上夫妻是可以互拜的。我們婚禮的"三拜":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(父母),夫妻交拜。第三拜就是夫妻對拜,所以夫妻可以互相祭拜,不過不需下跪。甲先生絶對可以祭拜妻子,殯儀業者不知禮儀,實在誤導了他。


至於父母長輩可以祭拜兒子嗎?好像獨子早逝,沒有兄弟姊妹祭拜,父母可以祭拜掃墓嗎?當然可以,但不可下跪,不可祭拜,只需將祭品擺好,點了香不可祭拜,直接插上香爐就行了。


星洲日報2013年3月31日星期日之[文化空間]

2013回鄉隨錄


2013年3月30日星期六

蓮藕汁補血潤肺排毒聖品



蓮藕汁

材料:蓮藕2根,冰糖,清水適量。

做法:蓮藕兩根,去皮切片用清水泡半個小時,切好的藕片加清水放入攪拌機攪打成汁。將藕汁(不要藕渣)倒入奶鍋加熱。燒開後加冰糖改小火慢煮10分鐘,中間用勺子不停地攪拌。然後加入一包藕粉,再煮3分鐘即可。藕汁趁熱喝口感更好。

功效:具有清熱,生津,凉血,散瘀,補脾,開胃,止瀉等功效。將蓮藕連皮一起榨成汁飲用,可以改善因為咳嗽,痰,發燒等感冒症狀所造成喉嚨乾燥。而對於容易流鼻血,或是扁桃腺炎的人也有效果。

星洲日報2013年3月29日星期五

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

掃墓*獻紙*祭品


掃墓*獻紙*祭品            田野行腳。李永球

南馬讀者甲女士通過[星洲日報]獲得我的電話聯絡上我,她問,兄弟不同日子上墳掃墓祭祀,應當如何處理?

曾經在本欄談過,不同日子掃墓是沒有問題的,不過,"獻墓紙"(壓紙錢在墳墓上)則只能一次,第一位掃墓者獻墓紙後,其他後來者只可祭拜,將帶來的墓紙焚化掉,不能再獻之。為何獻墓紙只能一次,不能多次呢?

原來這是老祖宗的智慧。老祖宗不要後代子孫鬩牆,就作此規定,目的是要後代子孫們團結一致,恭敬愛悌,一起掃墓。世間上最可悲的事就是兄弟不和,親人反目成仇最令人痛心。不過兄弟不和主要的因素出於某些人的自私自利,貪婪錢財,野蠻無理,欺人太甚,父母老了不照顧,棄給其他兄弟去扛,遇到這種兄弟實在無奈。雖然兄弟不和很不應該,但喪失了儒家孝悌倫理者,與之來往就沒意思了!

甚麼是墓紙?墓紙有幾種?

墓紙就是壓在墳墓上,一來有美化墳墓作用,二來是表示這個墳墓尚有後人祭祀。清明節彷彿是天上祖先在過新年,我們人間過新年要清掃美化房屋,同樣的,清明節就得給祖先的墳墓清掃美化一番。當為墳墓除草清理後,就得獻上墓紙裝飾一番。墓紙共有大約4個種類:一是五色紙,長方形,有多種顏色如紅,藍,黃,褐,白及青;二是黃錢,長方形,紙有鑿洞;三是白錢,長方形,紙有鑿洞;四是紅錢,長方形,紙有鑿洞。一般上採用墓紙的情況分兩類,一是純採用五色紙,另一是採用黃錢及白錢。也有以五色紙壓在墓背上,再以黃錢白錢壓在墓碑上。至於紅錢,則是未亡者所用。比如雙壙穴其中有一人未亡,其位置之墓背上就得壓上紅錢,表示此人健在。曾見過一些早故未婚者的墳墓獻上紅錢,這一點令我感到納悶!

上述幾種墓紙代表甚麼呢?有說五色紙是布匹,那是給先人做衣裳用的。至於黃錢及白錢,則是紙錢,供先人花用的。如今盛行火化,他們的骨灰多置於骨灰龕內,骨灰龕极小沒墓背,無法獻墓紙,可將墓紙焚化之。也有煮了鮮蛤祭拜,拜好了就當場掰開鮮蛤來吃,并將蛤壳拋撒在墳墓上,貝壳在古代属於錢幣,所以獻貝壳與獻墓紙有着異曲同工之效。現在的商家很聰明,有賣以五色紙做成的三角旗墓紙,讓孝子賢孫直接插在墓上,方便多了;也有賣以禮物紙剪成小碎片的"金粉"墓紙,直接撒於墓背上,陽光照射下金光閃閃,十分耀眼。不過這種禮物紙為塑料的,不能腐化,風一吹到處飛走,可謂不環保。

關於祭品,分兩類,一種只是簡單的糕果類,諸如糕,包,粽子,水菓,餅乾,茶等等;一種除了糕果,尚有三牲等物,祭品豐富還得准備白飯,筷子,湯匙及酒一起祭祀之。傳統的祭祀法是先點香祭祀后土,然後才是先人墓,燒紙錢也是先燒給后土神,再燒給先人的,祭品方面:凡先人有的,后土也要有,後者可以量少,但不能缺少。不然后土神會拿取先人的祭品包括紙錢。有些遵守傳統祭祀者,尚有卜杯環節,那就是以兩個錢幣詢問先人吃飽了嗎?如果吃飽了,就給聖杯(錢幣一面正一面反,表示准許),卜到聖杯後就燒紙錢,儀式就結束了。一些是先卜杯問可以燒紙錢嗎?聖杯了就先燒紙錢,然後再卜杯問吃飽了嗎?聖杯了才收拾祭品回家。

所有祭品都可以食用,盡量在現場吃完,吃不完就帶回家吃。不可暴殄天物,丢棄現場浪費食物啊!


抄自[星洲日報]2013年3月24日星期日之[廣場]

2013年3月17日星期日

十種水菓酵素製作

以下就是「十種水果酵素」的製作過程:



材料:


1. 甜菜一個、蘋果一個、芭樂一個、奇異果三個、葡萄廿粒、鳳梨一個(去頭尾)、火龍果一個(要放入罐子前再去頭尾)、青木瓜一個(要放入罐子前再去子)、蕃茄二個(要放入罐子前再去子),酪梨一個(要放入罐子前再去子),上述水果洗淨後風乾(要放入罐子前再不能殘留水份),連皮切塊備用。

2. 砂糖一斤半。

3. 蜂蜜一斤。

4. 黑糖一斤半。

作法:


1. 買一個容量二點五公升的玻璃罐洗淨,不能

殘留水份。

2. 將上述材料及菌種放入玻璃罐內。

3. 注入冷開水到罐頸處。

4. 以保鮮膜封九層以上,綁緊、勿漏氣。

5. 完工,靜置廿五天即可飲用。(若無菌種則

靜置30天)

注意:


1. 發酵完即倒出過濾裝瓶飲用(否則會成為水

果酒)。

2. 每天至少喝90cc,可加水稀釋。

3. 過濾剩餘之果渣即是菌種,置於溫室即可,

可保存數日(勿放冰箱,菌種會壞死),可再

分裝五份繼續培養。 感恩無限~

2013年3月7日星期四

老來感悟



老來難

老來難,老來難,勸人別把老人嫌,
當初只嫌別人老,如今輪到我頭前;
千般苦,萬般難,聽我從頭說一番,
耳聾難與人說話,差七差八惹人嫌。

雀蒙眼,似鰾沾,鼻泪常流擦不乾,
人到面前看不准,常拿李四當張三。

年輕人,笑話咱,說我糊塗又裝酸。
親友老幼人人惱,兒孫媳婦個個嫌。

牙又掉,口流涎,硬物難嚼囫圇咽,
一口不順就噎住,卡在嗓內噎半天。

真難受,顏色變,眼前生死兩可間,
兒孫不給送茶水,反說老人口頭饞。

鼻子漏,如膿爛,常常流到胸膛前,
茶盅飯碗人人膩,席前陪客個個嫌。

頭髮少,頭頂寒,凉風颼得腦袋酸,
冷天睡覺常戴帽,拉被蒙頭怕風鑽。

側身睡,翻身難,渾身疼痛苦難言,
盼明不明睡不着,一夜小便七八遍。

怕夜長,怕風寒,時常受風病來纒,
年老肺虚常咳嗽,一口一口吐粘痰。

兒女們,都恨咱,說我邋遢不像前,
老的這樣還不死,你還想活多少年。

腳又麻,腿又酸,行動坐卧真艱難,
扶扙強行一二里,上坑如同登泰山。

無心氣,記性完,常拿初二當初三,
想起前來忘了後,顛三倒四惹人煩。

年老苦,說不完,仁人君子仔細參。
對老人,莫要嫌,人生那能淨少年。
日月如梭催人老,人人都有老來難,
人人都應敬老人,尊敬老人美名傳,美名傳。


原文/中國書法家趙朴初
星洲日報2013年3月7日星期四之[為老人說幾句話]整理/曾毓林

老人的安全,誰來保障?



星洲日報2013年2月28日星期四

2013年3月4日星期一

找回戀愛的感覺




找回戀愛的感覺

想要讓婚姻常保新鮮,永遠要把另一半當成愛人,而不是親人。

健康的身體要靠規律的作息與鍛煉;伴侣間要永保愛人般的濃情蜜意,也必須細心呵護,平日保養得法,才能历久不衰。

你是不是經常忽略一些充满愛意的舉動?你想和伴侣重溫"戀愛"的感覺嗎?這裏有10個秘訣:

1.傾聽:你平常花多久時間專心聽伴侣說話?有統計指出,戀愛中的情侣交談時,平均花75%的時間注視彼此,而一般的伴侣目光接觸只有30~60%。

心理學家魯賓指出,直視對方眼睛可誘使大腦釋放苯乙胺醇,這是一種天然腦啡,也是陷入戀愛的化學物質之一。當你全神貫注地盯着伴侣,讓他(她)知道他(她)的話被聽見了,而且你對他的話題感到興趣,一旦真正"聽"到彼此,自我意識感就會消失,彼此敞開心房,維持情感的親密性。

2.分享:伴侣要保持對話,而不是退回各自的角落。彼此分享感受,生活或家事片段,并融入在對方的情境裏,才能感同身受。

3.慷慨:為你的伴侣做一件他(她)不喜歡的工作,譬如拖地,打掃,洗車,或出其不意送一份小禮物,替他榨杯菓汁,幫她放洗澡水,保証令他(她)感動萬分,立刻為愛情加分。

4.身體接觸:不一定是性愛,譬如看電視時一起擠在沙發上,擁抱,親吻,坐車時摩擦輕撫伴侣的手背,或替他按摩肩頸,都能增加親密感。

5.分享幽默感彼此私密的玩笑,打鬧或小小的裝瘋賣儍,都是增進感情的好方法。很多男人抱怨另一半有了孩子後只顧專心做媽媽,忘了做女人的角色。

6.支持:祝福或參與伴侣從事的嗜好活動,并給予讚美支持;若遇到對方進修,開會,出差,主動幫忙帶孩子,以及協助對方實現夢想。

7.一起玩樂:能够一起玩樂的伴侣,可以增進彼此的適應性,關係才能長長久久。與其坐在那裏互相指責,數落對方,不如起身去發掘真正的歡樂。

8.額外的付出:伴侣間最感激對方的,往往就是對方最不容易做到的事,譬如以愉悅的態度面對難相處的岳母(家婆)等。

9.嘗試新鮮事物:不需要更換伴侣,生活照樣可以找到樂趣,讓人興致勃勃。譬如一起煮三餐,到從未去過的地方旅遊,動手改造家中裝潢擺設等。

10.共同成長:不要把雙方關係困在一成不變的模式,而是不斷探索彼此的新領域,一方面加入他的陣營,但給對方空間"做自己"。譬如另一半喜歡閱讀,要容許她有專属安靜的角落;另一半喜歡打球,你設法成為他的球友,或至少當一名啦啦隊。

星洲日報2013年2月23日星期六之[夫妻關係]